2019年直播帶貨開始興起,李佳琦的一句OMG,讓萬千女性下單消費。如今,各路明星和商家也紛紛加入直播,直播帶貨的神話還能上演多久?
直播帶貨無疑是2020年最大的風口,三分鐘帶貨兩百萬,一場直播帶貨過億等吸引眼球的標題層出不窮。在外面人看來,直播帶貨創(chuàng)造了商業(yè)奇跡,重構了商品交易模式。
然而,直播帶貨模式潛藏的危機逐漸顯露出來,并開始出現泡沫的跡象。那么,直播帶貨的神話還能延續(xù)多久?它又會在何時終結?
直播帶貨興于2019,盛于2020,這里面有中國式瘋狂成分,也有時代助推。
2019年,以李佳琦、薇婭為代表的帶貨主播興起,“全網最低價”“秒殺福利”等字眼吸引了大批消費者,把“直播帶貨”這把熊熊之火點燃。2020年伊始,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行各業(yè)帶來措手不及的沖擊,疫情之下帶來的出行不便,更是給“直播帶貨”添油加柴,這把火越燒越旺。
在疫情爆發(fā)之際,淘寶平臺上新入駐直播的商家數量增加了719%。而國內其它社交媒體和短視頻網站,如抖音、快手、西瓜視頻、小紅書等也陸續(xù)開始瞄準直播帶貨,瓜分這個紅海領域。
江湖老劉認為,在淘寶主播薇婭、李佳琦月售10幾億的財富效應下,羅永浩、董明珠,小沈陽、王祖藍等各路影視明星也相繼加入直播的行列,讓人目不暇接。無數人跨界搞起直播電商生意,造就了“萬物皆可帶,全民皆可播”的中國式瘋狂。
在狂歡幾個月后,直播帶貨的紅海似乎已悄然退去,浮出水面的是觸目驚心的重重亂象和巨大泡沫。
薇婭幾秒鐘售罄4000萬元火箭冠名,某電器董事長創(chuàng)造一天帶貨65億元銷售奇跡……“X分鐘銷售額突破X億”的直播帶貨戰(zhàn)報充斥網絡,投資者蜂擁而至。熱熱鬧鬧的直播,真的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收入嗎?很快大家發(fā)現,動輒百萬的觀看,實際上靠“注水”。有媒體披露,全國直播電商主播TOP50,5月GMV(成交總額)對外宣稱總計約為123億元,但實際銷售額僅約為1.3億元,這100倍之差的銷售額只是數據造假中的一環(huán),事實上每個數據都充滿水分。
在直播帶貨這一行業(yè)中,刷單現象也普遍存在,觀看人數與實際交易額嚴重不符,翻車案例比比皆是。財經作家吳曉波直播帶貨首秀,發(fā)布的捷報稱“觀看人次830萬、最高同時在線4萬、交易金額2200多萬元”,但參與直播的乳業(yè)公司直言直播只售出了15罐三段奶粉;葉一茜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高達90萬,商家卻表示,賣出商品總額不到2000元……寥寥無幾的訂單與直播間的火熱形成明顯對比。即使部分主播的帶貨效果很好,但消費者的退貨比例卻很高。
“許多人以為直播帶貨行業(yè)遍地黃金,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。”業(yè)內人士直言,直播營造的是一種沖動消費的氛圍,頭部主播有時也會出現高達30%的退貨率,腰部主播退貨率只會更高。
除此之外,直播帶貨極低的準入門檻,帶來了大量良莠不齊的從業(yè)人員,某些從業(yè)人員的低誠信水準也傷害了部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消費者在下單之后,發(fā)現收到了假貨,劣質品,過期貨等等。消費者們由于缺乏投訴渠道,對這些不法商家和不法直播的行徑卻難以有效遏制。
江湖老劉認為,直播帶貨的亂象潛藏在浪潮之下,貪婪的享受著風口帶來的紅利,而隨著浪潮逐漸退去,泡沫與亂象浮現,行業(yè)的規(guī)范化管理已迫在眉睫。
2020年6月,中國廣告協(xié)會制定了《網絡直播營銷活動行為規(guī)范》,7月1日起實施,重點規(guī)范直播帶貨行業(yè)刷單、虛假宣傳等情況。中廣協(xié)在規(guī)范中指出,網絡直播營銷主體不得利用刷單、炒信等流量方式虛構篡改交易數據和用戶評價,也不得采取虛假購買和事后退貨等方式騙取商家的傭金。
在這份規(guī)范中也對直播帶貨的宣傳進行了規(guī)范,要求不得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(yè)宣傳,欺騙以及誤導消費者。規(guī)范強調商家應當依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,積極履行自身作出的承諾,依法提供退換貨保障等售后服務。主播在直播活動中做出的承諾,應符合其與商家的約定,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。
野蠻生長的直播帶貨,這次終于剎車了。
江湖老劉認為,直播帶貨想要繼續(xù)成長并走向成熟,必須要經歷去蕪存菁的陣痛,規(guī)范中所羅列的那些要求,本質上其實保障的絕非任何一方的利益,而是多方共贏。
我們不知道直播帶貨的神話還會持續(xù)多久,消費者對直播的熱情還能維系多久,但我們相信,隨著國家對直播帶貨的重點關注,越來越多相關的法律法規(guī)出臺,直播帶貨將走上規(guī)范化之路,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新時代。